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频发蚊子抗药性增强
年7月以来,广东广州、湛江等地出现基孔肯雅热聚集性病例,半个月内超4000人感染,且蚊子抗药性显著增强。从疫情情况来看,基孔肯雅热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,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、皮疹,关节痛可能持续数月,目前尚无疫苗和特效药,基层医院还易漏诊,防控形势十分严峻。
广东佛山防控基孔肯雅热疫情扩散采取了以下措施:源头控制:开展“周末清积水”行动,清理花盆托盘等蚊虫孳生地,将布雷图指数降至安全阈值以下;试点释放基因编辑雄蚊使子代幼虫无法成熟,同时部署智能蚊子计数器监测种群动态。
年8月4日,湛江市霞山区卫生健康局发布了关于湛江市霞山区发现4起本地基孔肯雅热病例的情况通报。该通知旨在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并采取相应措施,以应对当前的防疫形势。通知内容要点如下:疫情概况:湛江市霞山区近期发现了4起本地基孔肯雅热病例。
近期与蚊子相关的疫情中,病例数量最多的省份是广东省。基孔肯雅热疫情:广东省的佛山市顺德区是基孔肯雅热疫情的重灾区,截至2025年7月24日,顺德区已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627例。整个佛山市的疫情形势同样严峻,累计病例已突破四千,达到4014例。
公共卫生挑战蚊媒疾病传播压力增大,广东等地因伊蚊密度上升,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激增,病毒通过蚊子叮咬快速扩散,引发防控连锁反应。而且,长期使用传统杀虫剂使蚊子进化出抗药基因,部分蚊群对药物抗性提升至千倍,降低消杀效果。
这些情况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!4省最新通知
〖A〗、近日,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,江西、江苏、安徽、广东四省相继发布通知,对低风险地区人员流动的防疫要求做出了动态调整,明确在部分情况下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。
〖B〗、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和扫“场所码”:除养老院、福利院、中小学、幼儿园等特殊场所外,乘坐地铁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,进入公共场所,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、不再扫“场所码”。这一变化意味着居民在日常生活和出行中将更加便捷,减少了因核酸检测和扫码带来的不便。
〖C〗、例如,山东省对省外入鲁返鲁人员(包括出省旅游探亲返回人员)实行“落地检”和“5天3检”,取消了“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”的要求。
广州新增本土感染者1935例
据广东卫健委消息,11月6日0-24时,广州新增本土感染者1935例,具体情况如下:新增本土确诊病例:122例。这意味着在该时段内,广州地区通过核酸检测等手段确认的新发本土新冠肺炎病例达到了122例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:1813例。无症状感染者是指那些核酸检测呈阳性,但并未出现相关临床症状的个体。
预计起码得到12月上旬才能完全解封。自11月5日新增感染者数突破千例以来(1325例),广州每天新增感染者数都在大幅上升:11月6日达1935例;11月7日突破2000例,达2377例;11月8日达2637例。
从地区上看,市内六区、北辰区和滨海新区的感染者人数较多。 目前,本市累计管理艾滋病感染者、病人1935例(包括现存活1737例,死亡198例),其中艾滋病病人711例。艾滋病感染者、病人以男性青壮年为主,在累计管理病例中,男性占909%,女性占91%,男女比为165:1。
又阳了?广东新冠近2万例,可能加重肺结节?钟南山辟谣来了!
新冠不会加重肺结节,钟南山院士已辟谣 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数据显示,广东省6月份新冠感染8246例,7月份增加至18384例。每波感染高峰,网上都有人说阳了之后会增加肺结节的概率,但这一说法已被钟南山院士辟谣。新冠与肺结节的关系 作为早期肺癌的临床表现之一,疫情后公众对肺结节的关注越来越高。
钟南山院士明确指出疫情爆发,这不仅仅和人们疏忽大意有关,还和境外疫情的严重,以及天气都有很大的关系。疫情其实在我国真的不算是很严重,而且现在因为新冠而去世的人少之又少,只要做到第一时间进行治疗即可。
没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的次变种AY.4对新冠疫苗的突破性或感染性更强,它也不是一种新变种。[7]AY.2毒株当地时间2021年10月28日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报道,新加坡卫生部证实,发现一例新冠肺炎输入病例。该病例感染德尔塔系变种毒株AY.2。
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针对新冠病毒的未来发展趋势这个话题,是这么说的:新冠将来会不会变成像流感一样存在下来,不是没有这种可能,但是,目前看起来还不行,因为现在的病死率还很高。目前,新冠病毒在传播速度和病死率方面,要比流感病毒严重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