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病毒是从哪儿来的?
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因为野生动物所引起。而且这种病情的传染性还是比较强的。建议平时注意防护,出门戴口罩,不要到人多密集的地方去,勤洗手,保持室内空气通风。根据官方报道是由于人吃了野生动物,可能为中华菊头蝠。
新冠病毒的起源:根据目前的公开资料,新冠病毒最早是在我国武汉被发现,它很可能源自自然界。是否这就是事实的全貌,对于我们这些旁观者来说,目前尚无法得知。 病毒起源的重要性:从预防和治疗疾病,以及科学研究的视角来看,确定新冠病毒的起源对于人类对抗这种病毒至关重要。
新冠病毒(SARS-CoV-2)的发现始于2019年底中国武汉市爆发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。研究人员通过对患者的呼吸道样本进行基因测序,发现了这种新的冠状病毒。随后,全球科学家迅速投入到病毒的研究和疫苗、药物的研制中。
已知这种病毒属于动物源性病毒,早期在武汉发现的病例被认为是由动物传播给人类的,但具体动物的来源还未明确。 新型冠状病毒与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关系密切,同源性高达96%,因此推断蝙蝠可能是病毒的原始宿主。
新冠病毒的来源 关于新冠病毒的来源,目前科学界尚未有确切的定论。但可以确定的是,蝙蝠是冠状病毒的重要宿主。SARS、中东呼吸综合征(MERS)以及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致病病毒都属于冠状病毒,而它们的源头都与蝙蝠有关。
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远低于SARS,为何人们比当年更恐慌?
尽管新冠病毒的死亡率较低(约8%),但非典的死亡率高达10%。非典的死亡率更高,部分原因在于当时缺乏应对措施,导致人们感到极度恐慌。 病毒对人类的伤害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,包括医疗水平和国家经济状况。无论是非典还是新冠病毒,对人类健康都构成了严重威胁。
第一,新冠病毒是前所未见得病毒,目前没有特效药,所以人们会恐慌。在这个世界上不只人类的世界在发展,微生物的世界也在不断地发展升级。这次的新冠病毒和零三年的非典比起来是非常厉害的,因为病毒也是很聪明的,随时都有变异的可能性。
从中可见,新冠肺炎被确诊的概率、病死概率远低于自然死亡率。 再根据国家卫健委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,2018年全国(不含香港、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)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7770749例,死亡23377人。其中,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死亡3163人,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死亡19332人。
据世卫组织统计,03-04年的非典传染病中,全球一共有8000多例病例,死亡病历达到900多人;而新冠从它出现到现在,已经有1亿多的病例被记录,死亡病历达到600多万。这个数字对比简直是惊人的,更严重的是,新冠的统计还没有带上许多防疫不严的国家内的“漏网之鱼”。这看来,此次的新冠要远比当年非典的危害力更大。
如今的新冠何时才能结束?新冠病毒的防控难度要远远大于03年的SARS病毒,具有更强的隐秘性,但好在新冠病毒没有SARS病毒毒性强,新冠病毒的重症率和死亡率要远远低于非典病毒,当时非典病毒的致病率接近11%,新冠病毒虽然有很多人感染,但死亡率在2%~3%左右浮动。
比新冠肺炎更可怕的其实是“它”!比新冠肺炎更可怕的是谣言。在新冠肺炎肆虐的当下,谣言的危害性不容忽视,它往往比病毒本身更加可怕,因为它能迅速传播,误导大众,甚至造成社会恐慌和不必要的损失。
疫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
新冠疫情主要是从2019年底开始至2023年初。 疫情起始:2019年12月,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,后被证实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。 全球蔓延:2020年起,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,对全球公共卫生、经济、社会等各方面都造成了巨大影响。 防控调整:2022年底,中国因时因势动态优化调整防控措施。
新疆三次疫情分别是2020年初和2020年7月和2022年。根据新疆政府官方资料,疫情期间新疆总共封了三次,第一次是2020年春节前夕发生疫情。第二次是2020年7月中旬发生的。第三次是2022年8月初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,简称“新”,首府乌鲁木齐市。
北京疫情首次发生在2020年初,具体时间为1月20日左右。以下是关于北京疫情发生时间的详细说明:首次疫情:北京首次出现新冠疫情的时间是在2020年1月20日左右。当时,政府迅速采取了全面、严格和彻底的防控措施,成功切断了病毒传播链,疫情得到了迅速控制。
以下是部分疫情相关时间线:2020 年:年初新冠疫情开始,1 月 29 日起西安地铁和机场城际实行乘客实名登记等;10 月有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相关播报。2021 年:多个时间点公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,例如 2 月 28 日、3 月 4 日等。
直至2022年底。 根据疫情防控中心的资料,疫情最初的大规模爆发发生在2019年9月至12月间,直到2022年12月,中国全面放开了防控措施,整个过程历时三年。 截至2023年1月5日,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达到39亿例,累计死亡人数为6,617,281人,全球病死率约为1%。